您好,欢迎来到中华财险!

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

进入老年模式
首页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中华财险 | 金融知识普及月“风险提示”专题案例(四)

2022-09-23

来源:上海法治报

风险提示
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,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保监会等机构联合组织开展了“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”宣传月活动。活动期间,中华财险将对常见的非法金融诈骗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、伪造保险合同等案例进行风险提示。本期诚邀您阅读金融知识普及月“风险提示”专题案例。

NO.1

小A曾为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,离职后,主动联系前期从事保险销售时结识的张女士,多次联系张女士,劝说其购买一款新的“保险产品”,声称新产品保障全面,还可以享受养老公寓服务,且出租公寓还可获得租金。将信将疑的张女士在不知道小A已经离职的情况下,未能经受住小A多次上门推销,以及“全面保障”的诱惑下,与小A签订了合同,并向其支付了巨额款项。随后小A在向张女士支付了一期公寓租金后便失联,张女士也无法根据与小A签订的合同查询到任何保单合同信息,发现被骗的张女士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
公安机关侦查发现,小A使用化名冒充多家正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,通过上门服务、赠送礼品、免费旅游等方式骗得老年人信任,进而诱使被害人签署伪造的保险合同,被害人共计被骗取人民币百余万元。pos机上门刷取的保险费,都流入了小A控制的个人账户。为什么被害人能上钩?除了小恩小惠、嘘寒问暖,还有一点就是小A为保险公司的离职人员,对于办保、退保流程非常熟悉,对于各大公司的保险产品也很了解,看到业务如此熟练的袁某,以及足以以假乱真的伪造保险合同,被害人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陷阱。

典型意义

NO.2

提醒广大消费者,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保险时要尽可能选择到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投保,涉及线上转账等敏感事项,一定要核实对方的收款账户信息,安全起见一定要选择保险公司的公司账户进行缴费。

登录|注册

客户服务

信息披露

关于中华财险

全国24小时服务专线95585